【一线特写】矿山一线“多面手”

日期:2025-09-16 来源:工程装备公司 作者:杜小芳 字号:[ ]

在瓮福项目一线作业现场,常有这样一个身影,他皮肤黝黑,面容严肃却又透着亲切,大家都叫他“明哥”。他就是林文明。自2011年瓮福项目开工以来,他便扎根于此,将数十年的青春与汗水奉献给了这片土地,用“超”努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奋斗故事。

班前会的“细致领航员”

作为一班现场挖装推排班组的班组长,每日的班前会于他而言,是一场至关重要的“战前动员”。他总是提前到达班前会场点,认真准备当天的作业要点、安全注意事项等资料。班前会上,他一改往日的质朴憨厚,神情专注而严肃,把每项任务、每个环节都讲解得清晰透彻。

他的班前会内容扎实,干货颇多,从挖装设备的操作规范,到推排作业的流程顺序,再到现场监护的重点区域,他都不厌其烦地反复强调着。他深知,班前会的细致与否,直接关系到当天作业的安全与效率。“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,挖装前检查周围环境、排土场做好反坡和护堆、现场监护人员要时刻盯紧……”这些叮嘱如同温暖的春风,吹进每一位班组成员的心中,让大家在开工之前就做到心中有数、有图可循。

环境检验的“安全守护者”

为进一步筑牢安全防线、提升班组安全能力,他始终将公司安全条件复核验证工作摆在首位,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态度落实每一项要求。每天作业前,他总会提前抵达现场,以“安全哨兵”的姿态开启当日的安全复核工作。他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,对作业环境、安全条件进行细致入微的 “全面体检”。从边坡是否存在浮石风险、稳定性是否达标,到作业道路平整度是否符合通行要求;从设备设施运行是否正常、部件是否完好,到周边境是否存在滑坡、坍塌等安全隐患,他都逐一排查、逐项确认,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威胁安全的细小细节,确保作业前所有安全条件均满足复核验证标准。

作为一工区网格管理员,他更以 “网格化管理、精细化防控” 为原则,将网格内的安全管理责任扛在肩上。除了常规的作业前安全条件复核,他还会按照网格划分范围,开展全时段、全覆盖的巡查工作:深入网格内各个作业点,检查人员状态、劳保用品佩戴、操作是否规范、有无违规行为等。通过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的巡查,他将安全管理触角延伸到网格内的每个角落,确保安全无死角、管理无漏洞。

安全管理的“问题终结者”

在项目部定期开展的一线作业人员岗位应知应会知识抽查中,一个突出问题逐渐浮现:不少作业人员对本岗位知识掌握模糊,应急处置流程也存在诸多疏漏。有的人员面对抽查提问时,只能零散说出只言片语,无法完整表述岗位安全规范。作为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的网格管理员,林文明看在眼里、急在心里。他明白,岗位知识、“三违”识别能力与安全技能是作业人员的“护身符”,若这层“防护”出现漏洞,再严密的现场管控也难保万全。

于是,他主动牺牲休息时间,私下给大家开“小课”,帮大家把安全知识学扎实、记牢固。每次开课前,他都会提前梳理项目部抽查中暴露出的共性问题,结合一线作业人员的岗位特点,把枯燥的安全条文、复杂的“三违”情形清单、繁琐的安全技能流程,转化成通俗易懂的“家常话”。比如讲解“三违”情形时,他会结合实际案例,让大家直观理解违规行为的危害;讲设备操作规范时,他会拿着简易的设备示意图,一边指认关键部件,一边讲解操作步骤,把理论和实物紧密结合。

在“小课”上,他还设置互动环节,主动询问大家“这个知识点还有谁没听懂”“这个操作步骤有没有人想再确认一下”,耐心解答每个人的疑问,直到大家都理解。有时遇到学习进度较慢的同事,他还会在课后单独辅导,根据对方薄弱点调整讲解方式,不让任何人在安全知识上“掉队”。经过一段时间的“小课”辅导,项目部再次开展知识抽查时,原来知识掌握不牢的人大多能熟练应答,对岗位“三违”情形更加熟悉,安全技能“过筛子”考核通过率也明显提高。

现场指挥的“全能调度师”

从现场作业开始的那一刻起,他就成了一位包揽四方的“调度师”,于现场辗转腾挪,来回奔波,保障各环节高效运转。他时而疾步至挖装作业平台,指挥挖机司机如何更高效地剥离废石;时而转战至运输要道,协调车辆调度,确保道路畅通、车辆有序。面对错综复杂的作业环境与瞬息万变的突发状况,他总能以敏锐的洞察力迅速作出判断并果断决策。

在一次在紧张的运输过程中,一辆车突发故障,导致后方车队排起了长队。在这紧急关头,这位调度大师迅速抵达现场,他一方面火速联系维修人员对故障车辆进行抢修,另一方面则冷静指挥其他车辆灵活绕行,及时又巧妙地化解了交通拥堵危机。在他的高效调度与指挥下,作业现场迅速重归有序,作业效率显著提升。

团队协作的“灵魂纽带”

林文明的存在,亦是团队中那条不可或缺的“灵魂纽带”,他用无形却强大的力量,将班组成员的心紧紧凝聚在一起。他重视同事间的沟通交流,他深知沟通与交流是团队协作的基石,始终将与班组成员的互动视为工作的重要部分,他关注大家的工作进展,更细心体察大家的生活点滴。

当组员工作中遇到困难,他总是第一时间挺身而出,化身“及时雨”,温暖地伸出援手。林文明的室友是一位初来乍到的挖机操作手,当第一次接到清理边坡浮石的任务时,面对陡峭险峻的山坡、错综复杂的石况,内心换乱无助、不知所措。就在他感到孤立无援之时,他想起了林文明。林文明曾是一位实战经验丰富、技术炉火纯青的挖机手。他向林文明发出求助信号。林文明立即赶到现场,耐心细致地讲解操作步骤,全程指挥监督作业,直至边坡浮石全部清理完毕。室友紧锁的眉头最终舒展开来,露出了感激的笑容。

生活中,林文明同样是大家的贴心人。他常策划组织各类文体活动,激烈对抗的篮球赛、和乐融融的户外拓展……欢声笑语中,团队的凝聚力不断增强,组员间如家人般默契,携手共进,共同推动项目不断朝前迈进。

“我没有什么超能力,只是比别人多努力一点。”这句质朴无华的话语,正是林文明职业生涯的真实写照。自项目开工以来,他就如一块坚定的磐石,始终坚守在矿山管理一线,风雨无阻,从未缺席。走进他的宿舍,桌上堆满密密麻麻的工作记录和资料,每一页都承载着他对工作的执着与热爱。矿山的每一个角落,都印着他忙碌而坚定的足迹。这些,都是他多年来辛勤耕耘、不懈努力的“勋章”,见证了他的成长与奉献。尽管没有鲜花与掌声的环绕,但他的成就,写在了每一次安全作业中,闪耀在项目上每一个顺利推进的里程碑里。

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