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质量月】精工利器赋能,质效双赢创优 | ||||||
| ||||||
在追求卓越品质的道路上,创新是永恒的动力。深圳地铁15号线十工区项目充分发挥自营管理模式决策高效、执行顺畅的优势,以创新思维引领施工实践,引入气动锤、自动切割机及手提式直螺纹上丝扳手等新型小型工器具,以工具的升级,带动了质量管理向精细化、标准化与效能化的变革,让传统施工工艺焕发出现代化新活力。这一举措充分发挥了自营管理“决策快、执行畅”的特点,直接针对施工缝凿毛、钢筋加工等传统痛点工序进行技术赋能,将质量管控的关口前移,实现了效率与精度的双重提升。 巧用气动锤:告别“脏累差”,凿出“新界面”。传统施工缝凿毛作业不仅劳动强度大、效率低下,更是质量管控的难点。项目部引进气动锤这一“利器”,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。它以其高效稳定的性能,轻松破除混凝土浮浆,瞬间暴露坚实骨料,形成的结合面均匀粗糙、整齐划一。这不仅极大减轻了工人作业负担,提升了数倍工效,更重要的是为新旧混凝土的完美结合创造了理想条件,显著增强了结构整体性和防水性能,让施工缝真正成为工程的“强健筋骨”而非“薄弱环节”。 善用自动切割机:切断“老问题”,切出“高精度”。钢筋是建筑的“筋骨”,其加工精度直接关乎结构安全。传统砂轮切割方式易产生高温,导致钢筋断面烧伤、材质变脆,且切口容易出现斜口和毛刺,质量隐患难以避免。项目部引进的冷切锯设备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,它采用高强度合金锯片在高速旋转中完成冷态切割,犹如为钢筋加工装上了“精密切削手术刀”。整个过程不产生高温热影响,确保每一次切割都实现断面平整光滑、垂直精准,完美保持钢筋材料的物理性能。该设备操作简单便捷,工人经过简短培训即可熟练上手。其自动化程度高,设备可自动完成夹紧、进刀、切割等全套工序,不仅大幅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操作难度,更显著提升了作业效率与安全性。不仅从源头上杜绝了因高温切割导致的材质损伤,更为后续的螺纹加工和连接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,让每一根钢筋都完美契合设计蓝图的要求,真正实现了“毫米级”精度控制。 活用智能扳手:拧紧“安全锁”,赋能“新工匠”。钢筋连接的强度,需要精准的扭矩来保障。传统人力套丝对工人技能依赖度高,质量波动大。手提式直螺纹上丝扳手的应用,将“老师傅的手感”转化为“智能设备的精准控制”。它操作轻便,能自动保证丝头加工的精度与一致性,加工的螺纹牙型饱满、标准统一,使得每一个接头都能达到设计要求的扭矩值。这不仅大幅降低了操作难度和劳动强度,保证了连接质量的百分之百可靠,更是用科技手段赋能产业工人,培育了新时代的“质量工匠”。 三种小型工器具的成功应用,是深圳地铁15号线十工区项目精细化管理理念的生动实践。它们体积虽小,带来的却是作业效率、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性的全方位提升。项目部利用自营管理模式的灵活优势,将创新技术快速转化为生产力,用实际行动证明了:聚焦一线痛点,勇于技术微创新,同样能够汇聚成推动工程质量飞跃的磅礴力量。 未来,深圳地铁15号线十工区项目部将继续探索和应用更多的新技术、新工艺,以持续的创新活力,精心铸造让社会放心的优质工程。 | ||||||
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 |